反回上一页

重庆

网站导航
留学人才网 > 高校招聘 > 重庆 >

诚邀您参加重庆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招聘云宣讲会

2022-07-20 15:02 来源:重庆大学 作者:liuxuehr

为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,重庆大学把人才强校战略作为第一战略,秉持“近悦远来”的人才发展理念,积极构建全球化人才选聘和培养体系,出台一系列开放、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,系统构架“四层次七类别”人才引育金字塔岗位体系,设立了“弘深优秀学者”“弘深青年学者”弘深青年教师”等11个不同类型的人才岗位。 

为向海内外青年才俊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人才政策,诚邀您参加重庆大学2022年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招聘云宣讲会! 

会议信息 

一、会议时间 

北京时间 2022年7月29日(周五) 9:00-11:00 

二、会议形式 

线上会议方式进行 

三、会议报名 

招聘岗位 

1.弘深优秀/青年学者 

弘深优秀学者岗应聘条件: 

创新发展潜力大,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果,获得同行专家认可的学术成就,且具有成为该学科领域带头人的发展潜力。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(理工科)或50周岁(人文社科)。 

弘深青年学者岗应聘条件: 

获得博士学位,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(理工科)或40周岁(人文社科),原则上应有不少于2年的学术工作经历,在所从事研究领域崭露头角,获得较高学术成就,具有较强的创新发展潜力。 

以信任为基础的用人机制:给予事业编制及优厚科研启动条件 

2.弘深青年教师 

弘深青年教师岗位应聘条件: 

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、学风端正、身心健康,且为校外博士毕业生,获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,年龄在35周岁以下,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。获特别资助者应具有优秀的学术潜质,获重点资助者应具有良好的学术潜质。 

注重对青年创新人才的引、育、留 

联系我们 

吕老师 023-65102375 

张老师 023-65112823 

联系邮箱:cquzhaopin@cqu.edu.cn

各学院联系方式 

https://www.cqu.edu.cn/Channel/CquTeachingUnit/1/index.html

学院 电话 邮箱
数学与统计学院 023-65678180 vinca@cqu.edu.cn
物理学院 17357384264 hysghy@cqu.edu.cn
化学化工学院 023-65678932 renwei099@cqu.edu.cn
生命科学学院 18523998203 luozhong918@cqu.edu.cn
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023-65106243 chenjie2016@cqu.edu.cn
电气工程学院 023-65102432 cddqrs@cqu.edu.cn
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023-65102473 wuqiqi577@cqu.edu.cn
资源与安全学院 023-65105093 wx0116@cqu.edu.cn
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23-65127306 clxyrs@cqu.edu.cn
航空航天学院 023-65102510 lucianolc@cqu.edu.cn
建筑城规学院 023-65120701 283735957@qq.com
土木工程学院 023-65121983 tmrc@cqusce.com
环境与生态学院 023- 65120750 hr_cee@cqu.edu.cn
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 13508331243 whhou@cqu.edu.cn
光电工程学院 023-65112745 gdhr@cqu.edu.cn
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023-65103544 wangjingcqu@cqu.edu.cn
计算机学院 023-65111874 rencai@cqu.edu.cn
自动化学院 023-65102490 tanmi1989@cqu.edu.cn
大数据与软件学院 023-65678333 xlz@cqu.edu.cn
医学院 023-65100171 yxyyb@cqu.edu.cn
药学院 16623323389 chuang@cqu.edu.cn
生物工程学院 023-65102507 swyb@cqu.edu.cn
外国语学院 023-65678523 zhlrb@163.com
艺术学院 023-65678206 ysyb@cqu.edu.cn
体育学院 023-65678971 lining-ty@cqu.edu.cn
美视电影学院 023-65111909 wsg@cqu.edu.cn
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023-65106800 gyyyb@cqu.edu.cn
公共管理学院 023-65102591 cquggrc@cqu.edu.cn
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023-65112654 sebarcyj@cqu.edu.cn
新闻学院 023-65678268 xwxy@cqu.edu.cn
法学院 023-86661060 cqulaw@cqu.edu.cn
马克思主义学院 023-65106265 mkszyxy@cqu.edu.cn
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023-65103065 iais@cqu.edu.cn

学校简介 

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,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(A类)”。建校之初就确立了“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”的办学目标,提出“研究学术、造就人才、佑启乡邦、振导社会”的办学宗旨,为国家培养了4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,有40余人当选为两院院士。 

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涵盖理、工、经、管、法、文、史、哲、医、教育、艺术11个学科门类。设7个学部35个学院,拥有7家附属医院:附属肿瘤医院、附属三峡医院、附属中心医院、附属涪陵医院、附属江津医院、附属黔江医院、附属沙坪坝医院。教职工5300余人,在校学生49000余人,其中研究生22000余人,本科生26000余人,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。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,有A校区、B校区、C校区和虎溪校区。 

近年来,重庆大学围绕“双一流”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顶层设计。在建设一流学科方面,按照“强化工科、夯实理科、振兴文科、繁荣社科、拓展医科、提升信科”的总体思路,分类协同推进六大类学科重点建设项目实施,调整优化学科布局,深化学科内涵发展,打造一流学科高峰。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,构建了“1+5”新型科技创新体系,包含1个管理机构和5个科研实体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,构建起“3+7”人事人才制度体系,通过实施“弘深青年学者计划”等,系统构架起四层次七类别的人才引育“金字塔”。 

同时,重庆大学加强科研前瞻布局,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,培育建设“超瞬态实验”大科学装置,建设世界首台8字形交叉大型光源和超瞬态电子显微集群,实现用硬X射线和瞬态高能电子结合,从微米到米量级跨尺度物质材料解析的能力,推动先进材料科学、量子科学、生命科学等基础前沿科技发展。 

经过“十三五”时期的发展和“双一流”首轮建设,学校工程学、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世界前1‰学科,进入ESI世界前1%的学科从3个增至12个。冶金工程、仪器科学、矿业工程、土木工程等7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名(列全国第17位);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;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在月球上种植出第一片绿叶,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……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,重庆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300强。 

目前,重庆大学以“扎根巴渝大地、服务重庆发展”为己任,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,主动发挥智力优势、人才优势,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。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启动筹建重庆实验室、共建长江生态环境学院;与万州区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;与沙坪坝区共建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,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;与沙坪坝区、高新区、华为公司共建超算中心;与两江新区共建明月湖新工科教育创新平台;与璧山区共建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;在武隆区建设气球平台微波垂直传能试验验证平台等。牵头成立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”,着力打造成渝科教创新共同体。 

面向未来,重庆大学将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秉承“研究学术、造就人才、佑启乡邦、振导社会”的办学宗旨和“复兴民族,誓作前锋”的重大精神,坚持以发展为要义、以卓越为灵魂、以人民为中心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之路,努力以更高质量的办学成就和更高水平的育人能力,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,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。